学术报告
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 科学研究 > 学术报告 > 正文

AI声学探生命 算力解码谱新篇

——计算机学院“AI+生物声学”专题讲座成功举办
发布日期:2025-11-07    点击:

2025年11月6日上午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“AI+生物声学”专题学术讲座在化学楼报告厅隆重举行。本次讲座旨在搭建生态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交流平台,助力师生把握学科融合发展趋势,计算机学院各专业300余名师生参会,共同探寻AI技术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路径。

讲座特邀南京师范大学谢捷副教授担任主讲人。谢教授长期深耕AI与生态监测交叉领域,学术成果丰硕。报告中,他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意义及现状为切入点,系统阐述了我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资源禀赋,同时客观指出当前传统人工监测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:在深山、密林等复杂地形中覆盖能力有限,针对林麝等夜行性物种、震旦鸦雀等小型物种的追踪难度大,且存在人力成本高、数据采集时效性差、监测周期长等现实局限。

基于此,谢教授重点引入“AI+生物声学监测”技术体系,详细讲解其核心原理与应用价值:通过在野外布设高精度声传感器,实现对动物鸣叫、啼啭等声学信号的24小时不间断采集,再依托AI算法完成信号降噪、特征提取、物种匹配等全流程智能分析,可高效解决难观测物种的长期追踪问题。

“声学是生物的‘语言’,AI是解码这种语言的‘钥匙’。”谢教授在总结中强调,该技术不仅能将生态调查效率提升数倍,更能为大熊猫、朱鹮等濒危物种构建动态保护档案,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实时、精准的数据支撑,是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从“粗放式”向“精细化”转型的关键工具。

此次讲座内容详实、逻辑清晰,有效拓宽了师生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学术视野。未来,计算机学院将持续聚焦“AI+生态”等前沿方向,常态化开展技术分享、学术研讨及实践创新活动,为生态保护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培育人才、注入动力。



初审:杨

复审:段淑斐

终审:段利国